二月小说网
您当前位置是: 二月小说网 >> 另类小说 >> 花开美利坚介绍页 >> 花开美利坚列表页 >> 第二十四章

花开美利坚 第二十四章

责编:feiyun 更新:2024-07-15 11:56:04 总点击:  

第101章 《红警》上映

12月,《红色警戒》终于是上映了。

相对比而言,《红色警戒》并没有如同《废土》那样突出国内矛盾,而是将事情的主要目标都放在了国家大事之上。

而且随着苏联领导人的变更,美国人民普遍的想要了解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随着《红色警戒》的出现,人们更是普遍的将目光集中在了这边。

《废土》,将核大战之后的恐怖景象描绘给了人们看。

而《红色警戒》,则是告诉了人们一个位于核战之前的国与国之间的紧绷状态。

也许在进入电影院之前,很多人都是想抱着这样的想法去看看。但是很快,他们就被电影所吸引了。

在影片的一开始,人们就被《红色警戒》那在这个时代绝对堪称华丽的特效所吸引。

一开始,影片无声无息的,然后进入了一个奇怪的房屋。

巨大的屏幕、忙碌的工作人员,在这个奇怪的房子中间,是一个圆弧一样的东西。

很快,一个似乎是人影,但是却很模糊的东西,开始出现在了银幕之上。

就如同是一个投影一样的东西。

这是什么?

人们好奇的盯着屏幕。

这个奇怪的蓝色投影,很快就从模糊开始变得清晰,一个完全清楚,但是却半透明的蓝色人形,就出现在了圆弧之上。

这个人影,就是凯瑟琳客串的人工智能“伊莉莎白”。

凯瑟琳这个时候还没有办法给他们展示所谓的“Windows操作系统”,但是这样的人工智能,他们却更好理解,尽管这样的人工智能其实比所谓的操作系统更加的超前。

很快,主角就出现了,携带了各种未来装备的三人,让观众们都是眼前一亮。

凯瑟琳不仅仅遵从了后来的美军的各种装备,与此同时,她还很注重外形要美观,这样的话,观众们才会看着感觉不错。

在讲解的时候,屏幕中也出现了在游戏中红色警戒建房子的情形。这些画面,同样也是那些画师费尽心血才制作出来的。

说实话,这样的画师,在这个时代还真难找,凯瑟琳为了让画面精益求精,可以说是费劲了心血。

对于梦工厂而言,这些画师也是一个宝贵的财富,虽然还在初始阶段,但是他们已经有了很多的与众不同的经验。

接下来,影片就到了丛林战斗的时候。

影片的画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越战。

在这个时候,则是史泰龙大发神威了。

各种特种兵的暗杀动作,各种杀戮技巧,一环扣着一环。

再加上那紧张的音乐,让人精神不觉一阵紧张。

等这些场景之后,然后,就到了史泰龙拿着冲锋枪对阵坦克的时候了。最后,坦克被艾达所饰演的谭雅给爆破了。

然后,剧情进一步的发展,就到了敌人潜入了美军基地,并且将他们全部控制了起来,丧心病狂的反派想要让美军的新式武器发射出去,从而引发核大战。

而这个时候,“指挥官”和谭雅被抓。

敌人对于两人各种虐待,就为了套出指挥官口中的密码,以启动武器,甚至他还准备了吐真剂。

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镜头却转到了李小龙这里。

李小龙凭借高超的身手,逃脱了敌人的追击,然后,他就闯入了敌人的地盘,这下子,空手的李小龙开始大发神威,音乐也开始让人有一种沸腾的感觉。

而这时候,因为吐真剂的关系,史泰龙也差不多要把事情说出来了。

可就在人们以为史泰龙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被救,影片中的李小龙却一脚踹开大门,里面却是一个控制台,然后李小龙迅速的输入了密码……

“我不是指挥官……”

史泰龙说出的这话,让众人恍然大悟。

没错,从一开始,李小龙才是最高指挥官,而史泰龙则是一个幌子!

在影片播送完了之后,人们对这部影片开始津津乐道起来。

虽然《红色警戒》没有《废土》的那种丰富到难以数完的暗线和精彩故事,但是《红色警戒》放在表面上的东西,却也能够深深的打动观众。

即便在凯瑟琳看来,这样的特效也就比“坑爹”稍微好那么一点点,但是却依然不够。

首映式的反响,非常的好,凯瑟琳很满意。

特别是《红色警戒》之中那个为伊莉莎白的人工智能,也是人们很大的谈资。

这样的技术不说实现了,就连这种想法,都很少人拥有。

全息的、三维空间的投影?

这种神奇的东西,还真能够实现?

别说,紧接着还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论证。且不提他们是否蛋疼,不过他们倒是认为,这样的技术真的可以实现,只要投影设备允许的话。

“完美的特效,好莱坞应当效仿的典范。”——《洛杉矶时报》。

“堪称完美的动作片。每一次的战斗,都是一环扣着一环,再加上那紧凑的音乐,更是让人有种神奇的感觉。”——《华盛顿邮报》

“在这部影片中,我最看中的并不是那被人所津津乐道的特效,也不是那神奇的动作片。与《废土》一样,整个《红色警戒》展现的,是一种在冷战之中的钢丝绳上的和平,一不小心,我们就有可能会面临着核战争,或者一些更为可怕的东西。特别是随着苏联的新领导人接任国家大权,我们更无法知道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纽约时报》

不得不说,纽约时报的影评人这次分析得最有条理,也最合凯瑟琳的心意。

然而很快的,凯瑟琳可就没有时间在这里津津有味的看着影评了。

五角大楼希望能够与Intel公司再次就哔哔小子的事情进行商讨。

而且这次,他们还希望凯瑟琳能够出席,这让她有些奇怪。

在此之前,五角大楼虽然有注意到凯瑟琳,但是却根本没有重视。一是年龄,二是性别。

可是当CIA调查到了很多有关于凯瑟琳的事情,并且知道事实上4004的CPU以及Z80的CPU计划,都是凯瑟琳先指导了那些工程师理论,他们才知道该怎么办的。

由此,五角大楼也决定见见凯瑟琳,这个被时代周刊称之为“魔法少女”的神奇女孩儿。

……

上三江了……求票票给力^_^

第102章 未来的战争

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办公地,美国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所在地。造价8700万美元,于1943年4月15日建成,同年5月启用。

现在,是2月份。

虽然知道这个地方,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凯瑟琳都没有机会看过这个地方。第一次来到这里,凯瑟琳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

但是很快,她就发现,其实这个地方也是如此的单调,以至于她根本就提不起兴趣。

这地方虽然很不错,但是似乎也就是那个样,根本就没有什么神秘和奇怪的东西。

经过了金属探测器之后,凯瑟琳也顺利的进入了五角大楼的内部。

在她身边的,还有桑德斯。不过布鲁斯倒是没有过来。

“我总觉得我们的外骨骼和单兵作战装置……是不是太科幻了一点?”

桑德斯迟疑了一下,但是还是问了一句。

“放心好了,这是我们未来的趋势,大势所趋。”

桑德斯所说的,是凯瑟琳让剧组拍摄的一段画面。

虽然看上去似乎很科幻的样子,但是事实上,这就是未来真正的趋势,凯瑟琳只不过是把美军用过的东西拿出来了而已。

凯瑟琳这是红果果的在抄袭,而且脸不红,心不跳。

桑德斯已经是第三次过来了,他驾轻就熟,而凯瑟琳跟着他后面,然后就来到了会议室。

“先生们,你们好。”

凯瑟琳朝着那些五角大楼的官员们打招呼。

“你好,埃德森小姐。您的概念真是让我们耳目一新,作为‘哔哔小子’和保护伞公司的缔造者,我们真想听听你对于自己的产品的概念和理解。这样,或许能够让我们下定决心。”

凯瑟琳点点头。

能否让对方立项,然后拨款,这些都在于自己。

“请允许我先为你们放映一段视频。我相信在看过了这段视频之后,我们再介绍产品,会有更好的效果。”

然后,凯瑟琳打开了放映机,开始播放这段从12月份就开始制作的影片。

这可是调动了整个梦工厂,然后耗费了整整3个月,才堪堪制作完成的十几分钟的一段短篇。但是论质量,绝对是现在能够看到的最高的。

然后,影片开始放映了。

一队士兵,穿着新型头盔、迷彩和防弹服。现在的时间是晚上。然后他们头戴式多功能的夜视仪和显示器之上,并悄悄的摸进了一个营地。

领队用一个便携电脑连线空中的无人机,从俯瞰视角锁定敌人防御阵地,并显示在所有队员的前视显示仪上。

然后队伍前进,队员们发现敌人后,就标记在自己的战场事态图(电子)上,而这个信息同时也被更新到全队所有队员处。

然后,攻击的信号被发了出来,并通过电子传输到了队员这边。

战斗的号角吹响了。攻击开始!

队员们利用摄像枪、心跳感知仪和拐弯枪清扫敌人。

在一番突袭之后,命令再次通过电子信号传输过来,士兵们开始撤退,而远处的狙击手则戴上了辅助瞄准装置,然后使用反器材狙击步枪击毁敌人卡车,为队员们作掩护……

至此,全部画面完毕。

“真是……神奇。”

的确,这画面看上去虽然神奇,但是仔细想想,却全部都是能够实现的,能够让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用单兵数据链和班组信息平台组织起来的一个排,或许就可以和用传统指挥系统的一个连对抗了。”桑德斯说道。

凯瑟琳点点头。

“对,所以我将这个,称之为‘信息战’。”

凯瑟琳将信息战的含义完全的颠覆了,不过反正现在又没有这个概念,自己再次盗用……也是脸不红心不跳的。

“恕我问一句,你们真的只是在研究半导体而已吗?”

一个官员问道。

他似乎有些心动,但是他却愈发的觉得凯瑟琳很神奇了。

“是的,我们只研究半导体,但是,在半导体之外,我们还曾经设想过很多的东西。而且我们的产品,全部都是建立在我们本身的事业之上的。因为对于信息战而言,我们的产品是不可或缺的。哔哔小子需要我们的处理器,信息处理需要我们的操作平台,这些,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官员们都是点头。

凯瑟琳早就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她也没有退路了。这个时候,她要大胆的表现自己,如果怯场了的话,很可能数亿甚至十数亿的美金,就和自己无缘了。

“那如何实现无线传输呢?”

又有人问道。

“我听说摩托罗拉正在研制无线传输技术,这方面也许他们更了解。”

的确,史上第一台手机,就是摩托罗拉制造出来的。

“但是未来战争的形式,是否真的会如同你所说的那样?我不敢肯定。”

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官员。似乎还是一个将军。

“这是未来的趋势。我们知道,随着机枪等装备的出现,人海战术变得越来越不可行了,精兵政策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而且全民皆兵,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和力量。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最能够提升我们军队实力的产业,这才是根本之中的根本。”

这话是桑德斯说的。

某些话从凯瑟琳的嘴里说出来,似乎不那么可信,但是换成是桑德斯,那含义可就不太一样了,而且更加的真实可信。

“对,集中优势资源。”有一个官员赞同的点点头。

“电子芯片、显示设备、无线通讯设备、雷达、能源,这是我们所需要攻克的难点所在。特别是电子芯片。没有了一个处理设备的话,我们一切都不能够完成。电子芯片,就是一切的核心。”

桑德斯这番话,倒是有些私心了。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企业发展呢?

不过这番话,凯瑟琳也很赞同,毕竟她可是一直梦想能够玩到电脑游戏的呢,有了足够的投资,那一切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虽然五角大楼还没有谈论项目的问题,但是很显然的,他们这次真的是动心了。

立项和投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太长……

第103章 标题党

“桑德斯,我们一起去Intel公司看看吧。去看看研发部门。”

正从五角大楼出来,凯瑟琳就如此说道。

“好的。”

桑德斯点点头。

虽然凯瑟琳的提议有些突兀,但是桑德斯并不心慌。

在某些公司之中,也经常存在着各种“面子工程”,尤其是在业绩并不与工资挂钩的一些地方,以及一些吃大锅饭的部门。

但是桑德斯治理公司很有一套,他可以说是问心无愧。

否则的话,在原来的世界,桑德斯也不可能带领AMD公司与Intel抗衡那么长的时间。

来到了研发部门,凯瑟琳首先就看到了技术人员正在摆弄一个A4纸那么大的电子设备。

“那是?”

“单片机。”

桑德斯说道:“目前还在开发中。”

凯瑟琳走了过去。

但是她随即便对这个所谓的单片机感到了失望。

这根本不能说是单片机,这只是一种一体式的电脑而已,在凯瑟琳看来,这个东西根本就没有必要。

“成本要多少?”凯瑟琳问道

“现在4004的CPU已经成熟了,如果实现量产化的话,大概需要150美元。”

虽然是单片机,但是成本却高达100美元以上。

这玩意儿根本不是单片机,只是单板机而已!

而且……用这玩意儿制作遥控器?

凯瑟琳摇了摇头。

“成本还要尽量压低才可以。低一些、再低一些。”

凯瑟琳如此说道。

“单片机不是电脑,我们完全不需要很特殊的功能,只需要用最简单的语言程序和最廉价的CPU实现我们所需要的功能,其他的,一律不要去管!”

桑德斯点了点头。

毕竟,单片机才刚刚出现,其概念很多时候都很模糊。既然凯瑟琳这样说了,那就姑且朝着这方面试试看。

“可以把CPU和ROM以及RAM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单独的设备,只需要这样,就可以了。这和我们的微软II型电脑正好是完全相反的。”

凯瑟琳如此说道。而桑德斯也点了点头。

单片机拥有很大的前景,虽然一般人很少知道,但是它却是深入了每一个人的家中。有时候,从拆卸下来的绿色硅板上看到的那个黑色的方块就是单片机了,不过并不是全部。

“Z80怎么样了?”凯瑟琳又问道。

“我们已经制作出了拥有相同功能的示范处理器,不过虽然实现了Z80的预期功能,大小却比那个单片机还大些,使用的话,是不可能的了。不过Z80的完成,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最多半年,就能够看到成品了。另外,微软II型计算机的模板已经设置好了,我们也和很多的厂商达成了协议。只要Z80制作好了,微软II型也必将在一个月以内制作完成。”

凯瑟琳点了点头。

Z80是重中之重,甚至比单片机还重要。

凯瑟琳原本以为大概还需要再投入一笔资金才能够加速Z80的发展,但是看来,已经不用了。

“那个,你刚才说有一个已经能够达到Z80的程度的玩意儿?”

凯瑟琳又问道。

桑德斯点点头,然后让人把那个比砖头还大的东西给搬了出来。

“因为是示范产片的关系,我们将其命名为Z79。”

“成本呢?”凯瑟琳继续问道。

“成本的话,因为做工不需要Z80那么精细,所以采用4004的生产线稍微改装就能够满足了,大约是Z80的一半。当然,Z80还没有生产出来,这只是估计值而已。”

凯瑟琳摆弄了一下这个东西:“把Z79缩小到现在的四分之一,可以办到吗?”

桑德斯想了想:“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也许更长。但是,这么巨大的东西有什么用呢?”

“我要开发一款游戏机。”

“游戏机?”

桑德斯想到了小霸王。

“对,它的名字是XBOX!”

凯瑟琳笑了。

虽然凯瑟琳想将自己的游戏机命名为“FC”的,但是想想,她还是觉得算了。因为FC的英文是Family-Computer。

也就是“家庭电脑”的意思。

为了不让别人说自己是标题党,凯瑟琳只能用别的名字来命名自己的设备了。

于是,她给自己的新游戏机取了一个更加标题党的名字。

凯瑟琳真想知道当比尔·盖茨同学知道自己剽窃了他那么多东西——虽然只是名字——之后,他脸上的表情。

当然,现在的比尔·盖茨,大概还在小学……

凯瑟琳让他们把Z79组合起来,然后,开机。

这个时候,凯瑟琳坐在了电脑旁,就准备开始编程了。

她这么做,是在制作一个游戏。

她在编程制作的这个游戏,也绝非一般,这就是传说中的——《超级马里奥》。

如果说有什么游戏影响深远的话,那么,绝对没有一款游戏能够比得上《超级马里奥》。

在原本历史上的80年代中期,整个游戏产业一度陷入了停止的状态,很多的厂商在这个时候销声匿迹。包括游戏产业的开创者的雅达利公司,也损失惨重,甚至一蹶不振。

如果游戏产业就这样下去的话,很有可能,在更未来的时候,游戏产业就会消失,甚至未来很多经典的游戏都不可能出现。

而在此时,《超级马里奥》横空出世,不仅仅让任天堂公司一举成为了游戏界的霸主,更重要的是,《超级马里奥》带动了整个游戏产业的发展,让一个即将消失的行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并且越走越远。

正是因为马里奥这个戴着M字样的红帽子大叔的出现,整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

试问这样一个游戏,凯瑟琳又怎么不会动心呢?

当然,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凯瑟琳自然不可能有那个精力写出整个游戏。

她只是将游戏的框架和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控制程序写下来而已。

然后,她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暴雪公司,然后让他们深入开发。

凯瑟琳相信,暴雪公司制作出来的《超级马里奥》,绝对不会比原版的差。

要知道,暴雪公司的广告词,可就是“暴雪出品,必属精品”!

……

新的一周求票票,求给力^_^

第104章 巡视公司

Z80本来就是70年代的产物,比它更差的6502CPU也不过是在80年代被任天堂选中了而已。FC论技术的话,70年代就能够出现,只是那时候根本就没有电子游戏产业。

重量不是问题,毕竟,她认为游戏机放在那里就可以了,所谓的重量,那是以后考虑的问题。现在抢占市场才是王道。大不了等以后Z80研制成功了,就再做一个精简版的。

《超级马里奥》的操作和关卡,可以说是2D游戏的教科书,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

为了减少新手刚玩游戏的时候的上手难度,凯瑟琳对于游戏中的一些数据还是和原来不一样了。例如,在游戏中的“马里奥”就经常滑步,而在之后的《新超级马里奥兄弟》中,手感却得到了非凡的提升,凯瑟琳就是按照这个标准而来的。

当然,凯瑟琳已经将一个游戏框架交给了暴雪公司,这个游戏能否“给力”,就看他们的了。

至于凯瑟琳自己……她只要负责玩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就可以去宣传XBOX,制作不是问题,只需要让暴雪公司多做几个游戏就可以了。”

FC上面的经典游戏很多。

《魂斗罗》、《挖金子》、《大力水手》、《小蜜蜂》等等,这些游戏,都可以说是游戏界的一个创建了。

当然,现在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游戏,也不在于CPU,而在于——储存系统。

现在的储存容量极高。

就算凯瑟琳将游戏主机的成本下降到1000美元以内,恐怕每一个游戏的储存成本都会高达2000~5000美元,这个成本,凯瑟琳可承受不了。

小霸王的游戏卡带,最大容量为4~16KB,而如果是现在XBOX发售的话,容量最大可达2MB。

那样的话,成本就要提高数十,甚至数百倍,一般人怎么买得起呢?

凯瑟琳有些头痛。

“储存容量才是个大问题。”

桑德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也许会有更好的方法?”凯瑟琳皱起了眉头。

光盘?

不错,在80年代开始最为流行的储存设备之一。

但是很可惜,现在光盘还没有出现,而凯瑟琳也不清楚光盘是谁创造出来的。

更何况,一开始的光盘误码率太高,当成视频设备还好,但是变成了储存媒介的话……那问题可就大头了。

所以,卡带储存还是目前的主流,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桑德斯他们动员起来,努力攻关。就算从IBM那头大笨象那里挖墙脚也可以。

更何况,Intel现在几乎已经成为了高科技的代名词,很多技术员都看着这边,只要Intel一招手,让他们过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桑德斯正在努力从仙童那边争取过来,仙童内部的矛盾逐渐加大,当时带领仙童公司走向辉煌的“八叛逆”,也与仙童开始矛盾重重。

1955年,“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离开贝尔实验室创建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他吸引了很多富有才华的年轻科学家加盟。但是很快,肖克利的管理方法和怪异行为引起员工的不满。其中八人决定一同辞职,于是,肖克礼就怒气冲冲的将他们称之为“八叛逆”。

母公司总经理不断把利润转移到东海岸,去支持费尔柴尔德摄影器材公司的盈利水平。现在已经引起了仙童内部很多人的不满。

其实到现在,已经有人在和Intel公司接触了。金·赫尔尼、谢尔顿·罗伯茨和尤金·克莱尔三人,是首先与他们接触的,而且他们表现了对Intel非常浓厚的兴趣。

在历史上,八叛逆也是他们三人首先离开仙童公司的。

只要八叛逆中有人先脱离了公司,他们的公司就会开始雪崩,在历史上,也是流失了一大批的优秀的技术员。

只要有了他们加盟……至少自己公司的问题能够得到很大的解决。

等离开了Intel,凯瑟琳就马不停蹄的来到了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目前也是桑德斯在负责,而且为了便利,苹果就在紧邻Intel的地方。

所以很方便。

“桑德斯,这就是微软II型计算机的外型吗?”

凯瑟琳一进来,就看到了一个标注着“微软II”的壳子。

旁边还有很多个,但是各个都不一样,不过很显然,微软II型计算机的外形,明显延续了微软电脑的外形。

这方面,凯瑟琳只是给桑德斯下达了一个意向书,具体的东西她还没看过。

“还没有定型。我们正决定选择一个设备,然后给你看看。”桑德斯如此说道。

虽然桑德斯是总裁,但是凯瑟琳才是总BOSS。

“拆分。”

凯瑟琳说了一个词。

“什么?”

“我说,拆分。把主机和显示器分开,拆开,把键盘拆下来,全部做成单独的零件。”凯瑟琳说道。

凯瑟琳想了想,然后要来了一张纸。

她在纸上面画上了一个电脑的示意图,然后又画了一个主机箱的示意图。

“我们将键盘、鼠标变成外设,我们还可以给系统外增音箱,主机和显示器的分开,可以让我们更简便的更换设备。CPU、显示卡还有内存之类的。”

凯瑟琳如此侃侃而谈。

她是以21世纪的目光看待现在的设备。

虽然只有一个外表,但是凯瑟琳看着这个颇具20世纪末的电脑外形,却是相当的满意。

只是很可惜,现在还没有液晶屏幕,而是用和电视机差不多的CRT显示器。

凯瑟琳其实更喜欢这样的显示器,因为CRT能够显示出无限的色彩,而且也能还原物体的真彩色。而液晶显示器只能说是一种半彩色,色彩最多1600万,还原度也没有CRT真实。

但是液晶毕竟是未来的趋势。

凯瑟琳暗自摇了摇头。

如果这台显示器是液晶的,自己这台电脑,看起来大概会更加的拉风吧?

很可惜的是,那至少是20年之后的事情了。

“好了,接下来,我们去暴雪看看吧!”

在看过了Intel和苹果公司之后,凯瑟琳一下子就来了兴致,她决定继续去看看自己的公司。

有时候,视察自己的财富,这也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情。也难怪这个世界上会有“守财奴”了。当然,凯瑟琳可不是守财奴。财富,只有花出去,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财富。

……

万年如一,求票票……

第105章 Phoenix

暴雪公司的游戏开发,大概是最顺畅的公司了。

暴雪公司的业务,绝大部分都限制于电脑系统的硬件设备。

因为系统的限制,现在的游戏都很简单,虽然卡带的最高容量能达到16KB,也就是128Kb(换算是1:8,B和b),可是,暴雪公司制作出来的游戏,却很少有超过8KB的。

不得不说的是,现在的程序员,相对于十几年之后的,根本是大不一样。

事实上,凯瑟琳的C语言和程序编码,已经彻底的改变了这个时候的电子业。

就拿DEC公司来举例子吧。他们开发的PDP-8的计算机,其内存大小为4KB,如果要输入程序的话,键盘神马的,根本就是浮云。

——必须要用打孔的纸条或者卡片让电脑读取这些孔,然后才能记下这些数据。

在凯瑟琳看来,这样的电脑,根本就不叫电脑,叫坑爹还差不多。

这也是为何凯瑟琳的个人电脑一出来之后,就如此受到欢迎,用打孔方式的编程和输入指令,那慢的速度,简直是令人发指。

用电传打字机冒充键盘,似乎也能行得通,但是绝对没有凯瑟琳为个人用户量身打造的电脑更好——尽管那还只是一个大号的文曲星而已。

在暴雪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那些被招募进来的程序员,还很茫然。

他们拿着自己的小箱子,里面是制作成纸带和卡片的打空的编码。

拥有数十条编码的程序员,就已经不错了,而拥有数百条编码的程序员,则是少之又少。

他们以为自己的编码能够大展身手了,可是在来到这里之后,他们却陡然的发现,自己手上的那些编码纸条,完完全全就能够扔了。

用纸片儿当输入设备的计算机?坚决不要!

然后,凯瑟琳还做了一件事情,更让这些程序员目瞪口呆,那就是她将C语言的源代码等等一系列的必须注意的事项全都写成了一本册子,然后交给他们使用。

这让程序员们有些无所适从。

事实上,在“未来”的1981年,这个世界第一份软件专利申请才得到批准。在此之前,软件的源代码应该是有著作权的。就是说,如果把别人的代码直接拿来用,是不合法的。虽然那时许多源代码都是附赠,但是如果把这些源代码或者生成的程序再卖出去,也是会有法律上的麻烦。

那些程序员们手握拥有著作权的软件编码,以为自己能够叱咤风云,但是在来到了暴雪之后,却发现事情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

事实上,在软件有了专利之后,“曾”造就了一大批软件巨人,比如微软,就是趁此而起的。

不过,在保护软件专利的过程中,也曾经有过矫枉过正的情况。曾经有一家C编译器制造商,把库函数的名称都注册成了专利,其他公司只能在自己提供的函数名称前面加上前缀。

暴雪制作的游戏,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基础之上的。

虽然这样的游戏和《超级马里奥》之类的,几乎没有可比性,但是耐玩度却很高。

尤其是《贪食蛇》、《俄罗斯方块》之类的游戏。

在玩了几个在小霸王平台上颇受欢迎的游戏之后,凯瑟琳就开始考虑其他的事情了。

“桑德斯,我觉得我们应该再成立一个部门,专门用来开发软件。”凯瑟琳说道。

桑德斯点点头,这似乎的确很有必要。

“可是把这个部门放在哪里呢?暴雪公司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凯瑟琳点了点头。

“放苹果公司下面吧。我们这次不仅仅是要开发软件,而是要开发另一个东西。”

凯瑟琳神秘的笑了笑。

“另一个?”

“对,我们需要一个操作系统。不是微软电脑那种简单的程序,而是一个真正的能让我们所有的程序都能够在此之上运行的一个软件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调用系统资源,然后运行我们所需要的程序,而这个平台,就将成为一切的根本。”

桑德斯勉强听明白了。

“在这边的程序员,已经基本上适应了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编程。我们可以从暴雪抽掉一批过去开发软件,我想这完全没有问题。”

的确,外面的程序员还需要适应,但是在暴雪呆了数年的程序员,却也已经没有了那个顾虑。

凯瑟琳在传统行业并没有什么优势,因为美国本来就是世界上的霸主之一。而且他们的科技发展速度一项是世界领先的。

凯瑟琳在这方面完全没有信心。

但是在现在的这种高精尖,特别是电子产业,凯瑟琳的作用确实非凡的。

因为她能够帮助技术员们指明大的方向,让他们少走弯路,而且凯瑟琳还能够用自己那对于电子领域的知识,来告诉他们一些可能遇到的难题。

“对了,我们的操作系统叫什么呢?”

凯瑟琳突然停了下来。

DOS?

太俗气了吧!

既然作为自己的操作系统,没有一个拉风的名字,怎么可以呢?!怎么能就叫“磁盘操作系统”(DOS)这样的名字呢?

“我们在出产Z80之前,曾经有一款已经被放弃的CPU计划,叫做FanHan,叫这个怎么样?”

有些拼音的感觉,凯瑟琳摇了摇头。这样的名字完全听不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叫Windows?

凯瑟琳绝对不干。

叫什么都好,只有这个坑爹货不行。

Unix?Linux?

不行,有些俗气了。

红龙?

听起来很拉风,但绝对不合适

“呃……不如……叫Phoenix?”

Phoenix,凤凰、不死鸟。

相对于有贬义的“龙”,这个词貌似不错。

“我们的操作系统,就叫Phoenix!”

凯瑟琳笑了起来。

菲尼克斯,这名字听着真不错,而且寓意也很好,给人一种神秘的气息,但是又不失时尚。

“这名字不错。”

桑德斯也点了点头。

……

本章部分内容向万年太监范中.出公公致敬。

第106章 小沃森的烦恼

“那关于我们的大型机计划,什么时候开始实行?”桑德斯突然又问道。

凯瑟琳愣了一下。

“大型机?超级计算机?”

桑德斯点了点头。

“没有超级计算机的话,我们始终是进入不了主流……个人电脑的配置,实在是太弱了。”

凯瑟琳点点头,的确如此。

“你看看,我们如果要把西摩·克雷挖过来,怎么样?”

桑德斯愣了一下,这个事情和自己说似乎有些不太合适。西摩·克雷论声望和社会名声,都比桑德斯强,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但是想了想,他却说道:“没有问题,但是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候。我看得出来,西摩·克雷对于超级计算机拥有一种狂热的情感,只要能够放出足够的权限给他,我相信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如果要挖他的话,大概等到年末或者明年会更好。他和自己公司的矛盾越来越厉害,我们只需要等到水到渠成就可以了。”

凯瑟琳很满意的点点头。

“桑德斯,这样吧……你还是先出台一个大型机的计划,呃……千万不要IBM那种的,大型机一定要让能够流畅的运行,特别是在编译的时候,这是最重要的。”

她想了想,又说道:“关于操作系统的事情,也许我们也可以在大型机上面下功夫……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西摩·克雷也许能为这方面有些建议。这件事情的话,就暂时交给你负责了。”

西摩·克雷很不错,但也只是在超级计算机那一块。凯瑟琳原本是想让对方成为苹果公司的总裁,但是她知道,未来的趋势是个人电脑,而且矢量机最后也是一个死胡同,虽然最后是峰回路转,但是凯瑟琳却认为个人电脑这一块不能丢弃。

尤其是自己未来很有可能还要给美国大兵开发个人系统终端的。

“呼~”

回到屋子里面,凯瑟琳松了一口气。

然后,她拿起了一本去年刚刚出版的彼得·德鲁克的《成果管理》,然后开始翻阅了起来。

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之父,被人称为“大师中的大师”,“资本主义的预言家”,比尔盖茨等一批杰出的富豪,都深受他的影响。

这个时候,彼得·德鲁克正是通用电气的顾问,不过几年之后,他就会任教于克莱蒙特大学。

凯瑟琳考虑着,自己是不是能够请他过来给自己的属下上几次课,或者高薪把对方聘请过来当做顾问。

现在的ARK集团,整体都在急速扩张,在管理方面,正好是需要补补。如果对方真的能够弥补一下ARK公司在管理方面的缺陷?

只是可惜,对方执着于教育。如果要是能把对方挖过来当总裁,那再好不过了。

凯瑟琳想了想,然后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将“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写在了Phoenix操作系统的下面。

“就这样了。”

接下来的几天,凯瑟琳亲自上马,整天整夜的蹲在了苹果公司的总部,开始了这个类似于DOS的菲尼克斯操作系统的开发。

而就在凯瑟琳沉浸于编写操作系统的时候,在IBM的总部,小托马斯·约翰·沃森,此刻正看着手上有关于Intel公司的报表,然后紧皱眉头,他似乎有些头痛。

他的父亲,就是IBM的开拓者,老托马斯。

1961年,IBM公司年收入达20亿美元之巨。股票价值比5年前增了4倍。当时全美共有6000台电脑在运转,IBM就占了4000部。人们开始把IBM公司称作“蓝色巨人”。小沃森升为主席兼董事长,开始指挥生产声名卓著的“IBM360系统。”

小沃森用公司年营收三倍的巨资,花费了整整50亿美金,开发了360系列大型电脑。采用最新的集成电路技术,小沃森信心满满,想要奠定IBM在大型电脑称霸的定位。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西摩·克雷的矢量机横空出世,抢在360之前发售,而且700万美元的成本,也将IBM这头大笨象玩弄于脚下。

50亿对700万,巨大的差距让小沃森有些失态。但是他不愧是IBM的领导者,很快,他就振作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IBM发现,西摩·克雷正与公司发生矛盾,虽然新一代的机器正在研制,但是IBM无形之中的压力却减小了很多。

而这时候,小沃森突然发现,另一个如同彗星一样崛起的公司,成为了自己的对手。

——Intel。

准确来说,应该是ARK集团,也就是凯瑟琳的方舟集团公司,无论是Intel还是苹果公司,都是它旗下的子公司。

处于急速扩张时候的ARK公司生命力旺盛,各种产品层出不穷,实在是令人感叹。

最重要的是,小沃森得到了消息,对方已经有了进军大型机的打算。

很难想象,他们的进入,会给整个大型机市场带来些什么。

而且更重要的是,根据他得到的消息,对方的大型机的概念,已经很明显的避开了现在的很多的一些弊病,而这些,IBM公司以前甚至都没有考虑过!

但是等凯瑟琳一将这些问题说出来,小沃森就意识到,问题严重了,而且严重大发了。

甚至于,IBM未来的很多计划,可能都需要被迫取消!

就比如IBM目前最新的概念机。

这种主机,所有程序也都在主机上运行,终端只有显示器和键盘。

这样的一台机器不限制用户数量,可以动态的按照用户数量分配时间,但是每个用户分配的“时间片”都比较大。如果只有一个人用,感觉不出什么。

人数一多,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感觉出明显的停顿,比如编译程序的时候。那种老式Pascal编译器,每扫描一行,屏幕上就打印出一个点作为反馈。如果人数一多了,就会发现每打出十几行点,就停住不动了,这时候轮到其他用户的进程执行了。过一会之后,所有其他用户轮过一遍,继续打点,又打出十几行,又不动了……如此循环下去,直到编译完毕。

可是凯瑟琳却一边限制了用户,另一边为了维持系统的流畅,而准备采用一种单独的操作系统。

IBM也拥有一个DOS(并不是后来的DOS)操作系统,但是和“菲尼克斯”操作系统的概念,相差太远了!

由此一来,IBM完全被对方甩在了身后!

小沃森陷入了深深的担忧……

第107章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

《红色警戒》是在欧美同步上映的。

凯瑟琳的7000万美元是最坏的打算,但是市场的反应很显然好于预期。

因为电视的出现,现在很多时候人们都喜欢坐在家里看电视,而出门去看电影的人,则越来越少了。

但是凯瑟琳的《红色警戒》,光用电视,是难以表现那种神奇的效果的。

现在卖座的系列,很少有凯瑟琳这样的极限特效的电影,所以人们对于电影效果和其他的一些东西,感觉却是不一样了。

凯瑟琳的《红色警戒》,告诉了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特效。这种炫目的效果,绝对是一种享受。

就算是为了那种奇妙的效果,很多人也依然愿意为了凯瑟琳的《红色警戒》掏钱。

时间已经到了2月,《红色警戒》的上座率依然是居高不下,总入账已经达到了7000万美元,而且上映还在继续。

美国本土播放的电影。票房分成是比较倾向于制片方的。上映首周的票房,有高达80%以上是归于制片方的。然后每周递减分成比例。最后是制片拿30%,剩下的是发行商和院线。

虽然之后拿着钱没有以前多了,但是影片大概还能上映一段时间。

特别是《红警》还有一个冷战背景的噱头,更是为这部电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虽然总收入很高,但是凯瑟琳的成本也非常的高,就算最后能分成到1亿美金,凯瑟琳恐怕也只能收入数千万,虽然是翻倍,但是相对于电子行业,电影赚的却太少了。

凯瑟琳始终绝对,没有稳定的收入保障,电影很难成为自己的支柱产业。

她的主要目标还是在电子业。

特别是在得到了五角大楼的重视之后,更是如此。

在这段日子,凯瑟琳一直在忙活着操作系统。

菲尼克斯操作系统的内核,完全是凯瑟琳亲自操刀的,虽然和未来的DOS差不多,但是凯瑟琳却很认真仔细。

在未来,微软开发的操作系统各种漏洞补丁,虽然是它的策略,可以不听的发布补丁,增加正版用户的用户粘性。

可那是在微软几乎垄断之后的赢者通杀。

但是现在,凯瑟琳需要的是一个完美的产品,打出自己的名头,这样才是王道。

如果自己的产品不严谨的话,那后来者有心开发一个操作系统,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那自己就悲剧了。

严谨、必须要严谨,这样才行。

真正一个月的时间,凯瑟琳就带领着研究小组写菲尼克斯的核心,同时dubug,争取把系统的所有的漏洞全部找出来。

虽然凯瑟琳曾经是程序员,也了解很多的关于电脑的知识,但是她还真没有试过编程系统。尽管这也是学科,但是实践起来,真的很难。

不过相对于这个世界的程序员对于操作系统毫无概念而言,凯瑟琳的技术,已经是被惊为天人了。

而就在一个月之后,凯瑟琳却不得不从这样繁杂的工作中暂时脱身。

因为在这个时候,五角大楼成立了一个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与ARK公司的接触。

——没错,这个办公室的名字就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

事实上,五角大楼的确给这个办公室取了一个这样的名字。其实最主要的,是掩人耳目,而不是标新立异。

说实话,其实凯瑟琳倒是很想取名叫“汞合金”这样拉风的名字,但是很显然,五角大楼没有那么蛋疼。

五角大楼第一次拨款,总共交给了公司8000万美元。

其中,2000万美元,是用来开发Z80的军事版本。具体的事项暂时还不清楚,但是根据桑德斯的了解,可能与导弹的制导系统有关。毕竟,虽然现在有了电视制导等各种制导系统,可美军的导弹命中率却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而已。与海湾战争的8%和未来更精准的打击相比,这样的命中率实在是少得可怜。

另外的6000万美元,则是用来开发单兵终端的第一阶段,准确来说,应该是开发车载版本。

毕竟,直接开发单兵系统的话,现在的科技还做不到,但是如果开发车载系统的话,却完全能行。

车载的话无论是体积上还是供电上条件都宽松很多,对于需要标记的目标一般也比较大型,精度上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只要能确定大概的位置就可以了。

不过看起来,五角大楼还是希望能用单兵版本的。

例如,在巷战或者在建筑物作战的时候,卫星根本就没有办法监控,雷达也很有可能受限,但是单兵摸索,对地形进行扫描的话,却是很管用的。

现在是冷战,五角大楼里面可是有一批从二战过来的,具有强烈战争意识的将军们存在的。

事实上,推动整个计划的,绝大多数也是他们。

菲尼克斯的操作系统内核写了一半多了。

这个时候,凯瑟琳却将整个软件部门再次一分为二。

一个负责民用版本的操作系统开发,而另一个,则开始军用设备的开发……

当然,即时扫描地图这样的事情暂时还不能够实现。而且这方面还需要其他设备。这方面,五角大楼交给了其他公司完成——洛克西德·马丁。洛马公司,未来美国的军工大头,著名的“臭鼬工厂”,就是对方的核心,只是凯瑟琳并不清楚,臭鼬工厂现在是否已经出现了。

传统行业凯瑟琳还是少插足为妙,她还是在专心的对自己的产业进行优化。

因为五角大楼的拨款,凯瑟琳瞬间就富裕多了。

虽然这些资金只能用于专项开发,但是这方面却恰好是凯瑟琳急需的。

Z80和操作系统同步开发。

民用版本的Z80很快就能够开发出来了,至于军事版本,凯瑟琳则将其称之为Z81。

Z81将会比Z80更加的稳定、耐用。军事上面也许不需要尖端,但是稳定和精准,是必须的。

1965年,对于凯瑟琳而言,注定将成为一个事业的起飞点。

……

今天第二更,求票票~

第108章 电信、网通、移动、联通

五角大楼的拨款,虽然只有8000万美元,但是这只是第一期而已。

“冷战”,不仅仅是核冷战而已。

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这也是《废土》和《红色警戒》受到热捧的原因。

冷战的升级,导致了一种新的冷战形式开始出现。

那就是——实验室冷战。

五角大楼认为能否保持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将决定战争的胜负。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电脑领域的发展。

而这时候,凯瑟琳带领着自己的Intel和苹果公司横空出世。

4004的微型CPU,更是掌握了最前端的理论知识。而Z80的计划,几乎也可以说是电脑微机产业的变革了。

再加上ARK集团,或者说凯瑟琳对于未来战争的形式判断,这更让他们感兴趣。

在拿到了钱之后,凯瑟琳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她知道,如果不作出有些成绩来的话,五角大楼不一定会继续拨款给她。

她现在是在积累信用的时候,如同洛·马公司那样600亿美金还什么都没有弄出来的好事,她是绝对碰不到的。

不过很快的,她的公司居然又得到了2000万美元的拨款。

这让凯瑟琳有些吃惊。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另外一个互联计划。

ARPA——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为凯瑟琳争取到了2000万美元的资金,但是,同时却要求凯瑟琳开发一个能够互相连接的“战略指挥系统”。

这样的系统,让凯瑟琳联想到了一个东西,一个即将诞生,并且彻底的改变这个世界的东西——互联网。

毕竟凯瑟琳是软件专业的,虽然不是搞网络的,但是她对于网络依然还算是了解。

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的网络,但是只有4个结点,分布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

不管怎么说,都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它是全球互联网的始祖。

不过由于历史发生了改变,对方似乎对自己起了兴趣。

的确,士兵们在战场上想要互相通信的话,要通过一个网络,这是毫无疑问的。

可是,在战术方面的成功,并不代表整个战略。

想要赢得战略上的胜利,就必须维持更高层次的联系。例如各个作战部门之类的。

ARPA的确是目光深远。

但是从凯瑟琳的角度,除了拥有一个里程碑的意义之外……简直就是一无是处。这个最早的网络显得非常原始,传输速度也慢的让人难以接受。

更何况,这个网络还是以ARPA公司的名字命名的!

坚决不行。

既然对方让自己开发的话,怎么能叫这个名字?

凯瑟琳摇了摇头。

不!

对!就叫天网!

凯瑟琳一下子兴致冲冲了起来。

为“战略指挥系统”创立的这个网络,就叫天网了!

正好,菲尼克斯的核心差不多快要编译完成了,凯瑟琳干脆就在这上面开始编译了。

她所使用的协议,是未来的TCP的IPV6协议,TCP的协议,非常好用,可以将讯息从美国输送到欧洲,然后再送回来,都完全不丢包,而且IPV6也能够支持足够的。

至于为军队服务的这家网络公司,凯瑟琳连名字也想好了,就叫网通。

对了,民用版本也不能少。

正想着,一个大胆的计划就开始在凯瑟琳的脑中形成……

既然网络技术是未来的主流……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提前把它们弄出来呢?!

对啊!

网络!

凯瑟琳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

看看,70年代的网站!70年代的BBS!

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

甚至于,自己还能够将网络延伸到自己的XBOX上面!

采用Z80芯片的XBOX性能本来就比FC要好,如果用来支持网络的话……似乎能行?

凯瑟琳分析着。

也许是这样。

面对着如此美妙的前景,凯瑟琳自然不能放弃了。

在民用方面,凯瑟琳也打算成立一家公司。

这家公司可以实现网络,甚至依托网络的无限技术等等。

也许,自己的电视台也可以和他们合作?

凯瑟琳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计划具有可行性!

但是想了很久,她又觉得一个公司似乎并不可行。

也许要把公司分开?

不,一定要分开!

美国著名的电话电报公司ATT,就曾经遇到过数次的拆分,把公司变得支离破碎。

这样肯定不行。

所以,凯瑟琳决定把自己决定的公司分成三个。

电信、移动和联通。

凯瑟琳的野心,可不仅仅只是在网络上面而已。

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将会在1973年出现。在凯瑟琳的意想之中,这似乎是摩托罗拉制作出来的。

凯瑟琳对于第一代的手机没有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未来的数字信号的手机。

当然,这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互联网是猛烈的洪水,只要它一出现,任何事情都将会变得不可想象。

可是在其他行业,却不是如此,手机还好,如果是一般的行业的话,就算是先知先觉,能够将事业比历史提前,最多5~10年,那可是极限了。

凯瑟琳已经决定,在70年之前,不会去考虑手机的事情——除非五角大楼继续拨款。

但是,成立一个公司还是很有必要的。

凯瑟琳已经决定了,未来的手机业务就交给移动公司了。

而联通则负责计算机互联网。

电信的话,凯瑟琳让他们做最底层的工作,例如铺设线路什么的,只管建设,建设好了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部分,就移交给移动和联通运营。

然后,凯瑟琳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四个词。

“电信、网通、移动、联通。”

凯瑟琳笑了笑。

“OK,把你们一网打尽了~”

第109章 纠结的三网合一

高锟提着自己的公文包,然后走进了这家名为“美国电信”的公司。

就在一个月之前,他从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跳槽,不远万里的从英国赶到了这里。

“美国电信公司……”

他用中文喃喃了一句。

之所以接受电信公司的聘用,从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跳槽到这边,原因无它。

——因为电信公司承诺,他们会投入30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光纤研究,同时还将一个未来的“全美联网通信”计划交给了高锟。

这3000万美元,完完全全就是自己负责。

高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他看中的不是那每年百万的年薪,也不是那5%的,以后可能价值数亿甚至更多的股份。

而是光导纤维。

作为未来的“光纤之父”,他在这方面,拥有别人所没有的天赋。

在1966年,高锟将取得了光纤物理学上的突破性成果——他计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导纤维中进行远距离传输,这项成果最终促使光纤通信系统问世,而正是光纤通信为当今互联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凯瑟琳的计划,从一开始,她的目光就跳过了电话铜线,而直接看到了光纤!

“高先生,欢迎。”

一个人迎了上来,他就是电信公司的CEO——拉尔夫·罗伯茨。

既然要成立公司,凯瑟琳怎么想着,空手起家似乎有些不太合适,所以她干脆的收购了一家公司,ACS——也就是未来的康卡斯特。

康卡斯特(Comcast-Corporation,NASDAQ:CMCSA)是美国一家主要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及IP电话服务供应商及内容供应商,总部位于宾夕凡尼亚州的费城,康卡斯特亦是美国第二大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仅次于ATT之后。康卡斯特在2009年《财富》全球500强中排行第237。这个公司后来甚至收购了ATT的宽带业务,实力强悍!

而这家公司的创始者,就是拉尔夫·罗伯茨。

说实话,凯瑟琳记住这个人,并不是因为这个公司,而是因为“拉尔夫”这个名字。因为凯瑟琳曾经很喜欢玩一款名为KOF的游戏,里面就有一个叫拉尔夫的人,所以凯瑟琳在书里面看介绍的时候,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人。

1963年拉尔夫·罗伯茨于密西西比州李县的图珀洛市创办,初时公司称为American-Cable-Systems,为市内提供有线电视服务,数年内不时投标密西西比州及宾夕法尼亚州附近区域的有线电视服务专营权,以增加用户数目。

康卡斯特公司成立,那却是在1969年了,所以现在是ACS。

“你好,罗伯茨先生。”

高锟也礼貌的朝着对方打招呼。

“这儿的工作环境很不错,我想你会喜欢这里的。”

对方朝着高锟笑了笑,以打消他的紧张感。

因为周围都是白人的关系,一个黄种人的面孔在大家面前,总是很稀奇的。现在可不是21世纪,黄种人相当的稀少。

不过高滚对此早已经是习惯了。

“很高兴见到你。”

“我也是。”

两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他们只是互相之间的打招呼,但是可能谁也不知道,他们之间将会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而在IBM公司,小沃森则遇到了一个难题。

公司也已经有了朝微机开发的意向。

个人电脑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小沃森已经意识到了。

尽管他的属下们依然认为那种可笑的计算器并不能算是个人电脑,但是小沃森却和属下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但是他现在却没有任何办法朝着个人电脑进军。

不是小沃森不想开发微型CPU,而是凯瑟琳在CPU上总共有48项核心技术专利,再加上外围的专利,总共有将近百项!

不仅仅如此,还有RAM,也就是俗称的内存专利,凯瑟琳也有数十项!

小沃森看着这些数据,他真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表情去面对那个快17岁的少女了。

这完全是学IBM的!

没错。

凯瑟琳这就是学IBM的。

在历史上,IBM那每年数百、数千项专利构筑起来的专利堡垒,可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就算是在专利池被当成垄断而被遏制的年代,IBM的专利申请,也从来没有停滞,而是一年多过一年。

例如液晶显示器,IBM就牢牢的把专利把持着。

整个IBM在TFT和LCD方面,拥有170件专利!

这只是显示器而已!还不是全部!

虽然小沃森在这里憋屈,但扪心自问,凯瑟琳做得还真没有IBM自己那么过分。她申请的只是关键核心部位的技术而已。

但正因为这些核心的专利,才把路封死了。

别的公司想插手这块?

可以!

但是,你必须要交专利费给Intel公司,或者说,凯瑟琳本人!

对方会授权给IBM?

小沃森不相信。

小沃森发现,自己最近总是在纠结,而且还都是为了Intel公司。

同样为了这个问题在纠结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凯瑟琳。

她的三网合一的大计划遭到了重大的打击。

——光纤是光信号,而且传输的是数字信息。

但是输入电视的话……根本不可能。除非那些用户都安装一台比他们的电视机还要巨大许多倍的转换器。

不仅仅如此,通过将光信号转接之后,还要通过一个差不多大小的机器,将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

数字电视?

那是21世纪的产物!

这根本就不现实!

光纤民用的话,实在是太让人头痛了!

一时之间,凯瑟琳就陷入到了极度的头痛之中

但是凯瑟琳很快盯住了一群倒霉孩子。

五角大楼本部。

——没错,就是五角大楼本身!

民用不行,自己为什么不开发军用的光纤呢?

光纤用于防泄密可是很管用的!

光纤没有办法用手去掐断的,但如果断了的话,就要使用熔接机焊接。

与铜纤随便搭根线就能窃取资料不一样,光纤可是专线,窃听都是不可能的!

第110章 峰回路转?

想到就做!

凯瑟琳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她立刻写下了一份有关于光纤的报告书,并且阐释了光纤在应用上面的方便和安全性。

然后,凯瑟琳就决定把这份自己关于光纤的报告递交给五角大楼。

关于光纤的事情,凯瑟琳还是很保密的,这件事情,她是让桑德斯出面,而她则躲在了后面。

如果五角大楼的电话再也无法窃听,将会是什么后果?

很简答:一群恼羞成怒的克格勃费尽心机,然后调查到了这个计划的发明和推广者,然后将他们绑架到苏联或者直接干掉……

这事情并非不可能,而且是很有可能!

所以凯瑟琳非常小心。

至于FBI,凯瑟琳倒是不担心。毕竟,她可没有做出什么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事情,大可不必像某些小说中的主角那样被害妄想症一般的防备着FBI。而且这时候的FBI对于政府要员的监控,要远远强于这些商人企业。凯瑟琳的事业虽然铺得很开,但是想让FBI来掘地三尺,那不太可能。

CIA的话,他们大概更烦克格勃吧?至于国内的事情,CIA是很少处理的。

可没想到,凯瑟琳的报告一递上去,就引起了一阵骚乱或者说惊喜。

光纤能够完全防止在输送阶段出现窃听的可能,虽然窃听器依然有用,但是很多的监听却将会失效了,由此,官员们的**和机要内容的谈论,显然是可以方便许多了。将军们对此也很欢迎。尤其是他们认为光纤应该用在军事上。

光纤用在军事上,的确是比铜纤方便,甚至说更好,而且对于军事机密的保护,更是如此。

ARPA也对此很感兴趣。因为光纤传输的损耗很小。尽管“历史上”的低损耗光纤1970年才出现,但是相对与铜纤,现在的光纤损失已经很低了。

而且光纤能够传输的资讯,可以说是无限的(相对于现在而言),这也意味着,任何的资料传输,甚至可以说是在一瞬之间完成!

要知道,现在的储存介质的容量,还没有光纤传输的零头多!

五角大楼这次很快就通过了讨论,并在此给凯瑟琳追加了3000万美元的投资。

令凯瑟琳惊讶的是,五角大楼的这次给凯瑟琳的拨款,居然很快的就得到了国会的通过。甚至于国会那边又追加了2000万美元,并且要求电信公司开发国会议员专用的光缆线路。

凯瑟琳不由得感叹了一声,60年代的美国,还真是个没有安全感的地方。

也对,因为这时候的FBI除了调查犯罪之外,也经常会展开对不同政见者的调查。马丁·路德·金、卓别林等等,都收到过FBI的调查。

不招惹对方的最好办法,就是要“路线正确”。

路线不正确的话,企业越大越反动,FBI就会觉得不顺眼。到时候面对联邦调查局的调查,那可就不是说要配合调查就搞定的。

由此,凯瑟琳也决定自己是否应该支持一个政党或是什么的。

美国可不欢迎中间派的中庸,特别是在政治问题上,如果没有比较明显的偏向,往往会被认为是墙头草,其结果就只能够悲剧。

特别是在光纤通信受到了国会的重视之后。

——可不只有克格勃盯着美国,FBI更是最大的BOSS。虽然如此,但是那5000万美元,凯瑟琳可没打算放弃。而且只要自己在政治上面表现正确,FBI就算看自己不爽,最多也是监视一下自己而已。

说不定他们早就在做了,只是凯瑟琳并没有发现而已。

光纤在民用的方面,凯瑟琳也依然没有死心。

她始终是想要铺设光纤。

想了半天之后,凯瑟琳有了一个办法,先铺设骨干网络,然后通过转换,最后用模拟信号到户!

似乎不错,但是凯瑟琳想想,依然觉得不现实,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用铜纤呢!

光纤的成本是便宜,但是加上转换器之后,价格却提了上去。想体验光纤的优势的话,除非是铺设城际光缆。

在长程看来,光纤传输量大,不怕信号损失。即便是还没有出现低损耗光纤的现在,光纤技术依然比铜纤损失小。而且距离越长,光纤的成本优势相对于铜纤而言,就越明显。

毕竟,光纤的材料石英砂可是不值钱的,而铜纤却价值很高。

至于城际网络?

那可不是凯瑟琳的问题了,这个事情要管也是美国政府管,自己插手的话,最大的可能不是成为富翁,而是遭到“河蟹”。

可是很快,凯瑟琳就又找到了另外一个倒霉孩子——华尔街。

如果有什么地方最怕被窃听的话,那绝对不是五角大楼,也不是美国国会,而是华尔街。

凯瑟琳就决定对华尔街展开光纤业务。

她首先联系上了几家会计事务所,然后询问他们是否有意向。

因为会计事务所的情报相对公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方面泄密了,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很有可能会引起股市的振荡。

美国很多公司的会计和统计业务都是交给第三方的,这样,自身的公正与客观就保证了。但是第三方毕竟也是人,所以很有可能会被竞争对手盯上,或者出现一些泄漏事件。

但是如果有了光纤之后,保密措施就提升了一个档次,泄密的可能大幅度的下降了。

更重要的是,由此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利润!

试想想看,如果有一个公司首先有了新的保密措施,一般比较重要的大客户,大概也都会选择这样的公司吧?

于是,各种新业务就会滚滚而来,公司效益就会大增!

而其他公司为了保证客户不流失,也唯有假设凯瑟琳的光纤了……

华尔街需要保密的地方很多,凯瑟琳如此去做,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已。

像证券公司,对于他们而言,保密的需要,比会计公司更高。

在与他们取得了联系之后,凯瑟琳满怀信心,而这时候,另一个好消息又来了——Z80民用版研制成功。

标记书签 加入QQ书签 百度搜藏 加入收藏 查看小说介绍
(快捷键 )  上一节:第二十三章 本书目录 下一节:第二十五章  (快捷键